WFU

2011年3月25日 星期五

2011/03/25 王蘭亭太極拳第6堂課


本 週遇到外門自稱學過七年太極拳的人,特別路過「指導」。稍微交流一下,以後也更知道如何應對,當作是一次很好的經驗。只能說湧泉法的太極拳,手完全柔弱無 力,所以沒有指法、掌法可言。當他們要推別人的時候,只能用全身的樁力來推出。我們指領法的太極拳,肘一墜出,樁就已經定好,其實已經能夠承受一個人的重 量。途中看他的解說,果然是運用一些小技巧,照他所指定的一些動作,例如肘被限制不能墜出,說我們的肘一墜出他就可以反攻了,其實是我們已經侵入他的防 線,他就無法施技。他卻限制我們的技術,所以肘直接收回來,才能被他用接近蠻力似的勉強推出去。這其實是一種接近騙術的方式,經由指定動作,讓我們的技術 不能施展。如果用我們的肘樁技術,他根本沒辦法移動我們的身體。所以,整理一些重要觀念,必須好好辨別,才不會被迷惑。

○、太極拳觀念辨析
1. 膝 過腳尖:一般學習者都會以為「膝不過腳尖」,幾乎被當作是常識。但膝其實可以不過腳尖,也可以過腳尖,但要加入「起踵頂膝」。要記住,「起踵頂膝」是一種 感覺,而不只是一種外形。如果膝蓋還是會酸痛,要多多練習「踩水球、踩薄冰」的移身法,感覺重心十零的腳,那種重心在湧泉,腳根微虛的感覺,稱為「起踵頂 膝」。而不是真的隨時想要將腳跟拉起來,將膝上頂,反而會費力。

2. 淌 泥步練習:淌泥步在走的時候,絕對不能走成「弓步一肩寬」,而是盡量在一線上。我們的「連枝步」,前腳腳根的連線,會和後腳交錯。以「湧泉派」太極拳的說 法,這樣的步法比較不穩容易被推出去。這是因為,他們的勁來自於腳底,所以需要「弓步」比較穩。但我們的內勁,則完全是來自於手上。例如肘一墜出,重心在 前腳,就經定好樁,對方就推不動,這其實和步法怎麼站,沒有太大的關係。如果我們改成用腳底來撐住對方的力量,這樣站當然感覺比較不穩,這就是一般外門太 極拳無法理解的地方。

大致上,我們「指領法」的太極拳,重點會放在手上的技術。而「湧泉法」的太極拳,重點都會放在腳上。這是兩種完全不相容的體系,因為用勁的方式完全相反。但千萬要記得,雖然外門九成九以上的太極拳,都已經變成「湧泉法」了。但古代幾乎失傳的重要技術,就是「指領法」。

指 領法的重要性,就在於我們是要拿「兵器」的武術。當我們沒有拿兵器,當然可以手完全放鬆讓對方撥來撥去,也不覺得自己有錯。可是只要隨便拿一把小刀在手 上,你就會發現到,只有我們「指領法」的太極拳,可以立刻轉為刀劍法來使用。我們刺東西的時候,當然是伸出手刺對方,而不是用腳推手來刺。也不會想站在原 地,定好樁讓別人推不動自己。當然是拿著刀,往對方刺來刺去,身體、步法再配合移動啊!一般太極拳,只想到養生,全身只要放鬆,自己覺得舒服就好,能不能 用是其次。但我們王蘭亭太極拳,不僅要放鬆,更要注意指法的正確性。我們中醫理論裡,手指的轉動、旋轉,都會牽動身體的經脈。鬆開末梢,氣血才會通暢,自 然有養生的作用。

一、拳理:
1.     圓起:我們手放鬆的時候,如果直接翻肘拉上來,會感覺聳肩、身體會受制,稱為「圓起」,這是禁止發生的錯誤。

2.     入方:反之,只要我們讓肘進入前隅,身體和大手臂的夾角,變成「九十度」,稱為「入方」。入方之後,任由對方推動手臂,都不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。

二、功法:
1.     兩 腋生風:練習時重心在中間,放鬆的立正站姿。吸氣時,想像四肢百骸的氣,從未端的指尖、腳尖慢慢吸回丹田,兩手微滾,身體自然下降,頭為左顧。吐氣的時 候,再把氣從丹田送回到四肢百骸,身體則會上昇,頭回到平視前方。再吸氣,身體配合呼吸下降,頭為右盼。吐氣的時候,身體再配合呼吸上昇,頭回到平視前 方。本功法,主要練習「滾」臂放鬆雙手,還有身體配合呼吸,最後是會左顧、右盼。

2.     滾鑽入方:滾是以大手臂「滾」,鑽是以中指為旋轉軸,練習向斜下前隅鑽,兩個動作必須合而為一。此外,必須維持「曲中有直,直中有曲」,手不能完全伸直,也不能沒有入方。

3.     入方功法:基本的入方體感功法,就是馬步站立,兩手放鬆,慢慢地往內夾,會感覺到「大手臂輕夾腋」,此時肘進入前隅,就是入方。然後再慢慢地往外開,回到一開始放鬆時的手法。也是一種方圓交變的體會。

4.     下 雲手:下雲手練功的時候,要想像對方從掌的上方按壓自己的手。我們的手,只要完全放鬆,任敵人壓制到大腿上。但是過程中,要保持相同的沾黏感,不能頂抗, 也不能丟離。本功法的重點,就在於手慢慢伸直入方的時候,會自然推動身體,移重心到後腳。兩手要完完全全放鬆,不要加入任何其他的意念和技術,多多練習, 身體就會更鬆。如果手還有頂抗的感覺,可以配合呼吸。做下雲手的時候,意念放在吐氣,再一次意念將氣吐光,手就會鬆開了,但記得不是憋氣。練功的時候,習 慣讓手收回到大腿上,放棄掉殘勁。

三、套路
0.     無極預備式:移身的時候,吸氣下降時加入「兩腋生風」的功法,「左顧」。移重心到左腳的時候,為「右盼」。重心移到中間的時候,眼睛平視前方。
1.     太極起式
2.     攬雀尾
3.     左掤
4.     右掤
5.     捋
6.     擠
7.     化按
8.     再按:加入「滾鑽」的技術,滾鑽到一半的時候,中指相對,身體面對12點鐘方向。繼續滾鑽,中指指向肩隅,肘會由外而內肘弧圈,身體面對3點鐘方向,再由掌根按出,移重心到右腳。
9.     下雲手:手就是輕鬆放下來伸直,重心移回到左腳,完全不要滾鑽,操作任何技術。結束時,大概在小腹前一平拳寬,兩手會落在前隅,而不是中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