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0年12月7日 星期二

2010/12/07 第三季第9堂課(蛇雀和走黏)


本週的上課重點,放在太極拳的綜合觀念整理。很多時候,學了很多心法、功法,但常常分不清楚練功和用技的差別,這就是對太極拳整體認識不足。如果問我,太極拳最先要明白的是什麼?太極拳最先要明白的就是走黏,技術原理就是方位,表現模式為蛇雀。

首先,學習太極拳第一件事,就是要懂得「走黏」的意義。「人剛我柔謂之走,我順人背謂之黏。」這是指在「合擊」的狀態下,當對方以強勁壓制我們的時候,就要完全鬆柔地順從對方「引落合」,就稱為走。當對方的勢力已盡,我們取得順勢而對方變成背勢的時候,就稱為黏。

所 以,我們學習「引落術」的時候,不論是「上翻肘式、中平肘式、下壓肘式、上段引落、下段引落、斜線引落、反身引落。」預設的立場,都是「人剛我柔」的狀 態,都是「受制」的狀態,反過來說都是被對方「黏」住的狀態。這時候,只能依照我們的引落法,完全順敵引進貼近主軸,拉至落空點,合成三角陷阱。轉變成我 順人背的狀態後,換我們黏住對方。

因此,太極拳合擊狀態時,雙方就是不斷地在進行「走黏」。「黏」就是太極拳的控制術,任何的摔打拿踢,都是在「我順人背」之後,也就是「黏」住之後,才開始施技使用。

那 太極拳從走變成黏的轉換點是什麼呢?就是武禹襄所謂的「往復須有折疊」,的「平行疊臂」技術。如果不幸被對方黏住了,引落合的過程中,就是為了要取「平行 疊臂」,才能以尖制根回黏。所以不論是「引落術、連環術、串子術」,都是在練習不同角度和對方取「平行疊臂」的走黏軌跡。

例 如我們的帶掌接手,如果只想要接手,沒有取平行疊臂,就會直接用掌抓住對方,這稱為「跨手抓」,這是內家「嚴格禁止」的動作。不僅在實戰上,根本無法快速 地抓到對手的手,自己的身形也會出現敗形,占煞停止。非常不利於自己。所以,我們第一個要想的,就是以帶掌和對方取平行疊臂,取完平行疊臂之後,正好肘會 對著對方。因此,至少有變打為肘擊靠撞,或是抓握對方反摔,兩種技術運用。

我們在練習磨背功盪手的時候,其實就是在練習這個技術。雙手完全放鬆,經由全身的鼓盪,順勢將手盪起帶掌進入後隅,和對方取平行疊臂接手,就是「盪手」的技術。接下來可以反向穿掌推向前隅,就可以反摔對方。這些過程中,都要符合斜角拳的方位。

所 謂的「走黏」和「平行疊臂」指的都是「合擊」狀態的術語,內家都是從「合擊」開始練習,從中練習出精確的「分擊」對打技術。如果一開始直接練習分擊對打, 走黏技術不精確,出拳的技術也不會精良。但實際對戰的時候,除非像推手一開始設定在「合擊」狀態,必然是從「分擊」進入「合擊」。這時候想的其實仍然是 「平行疊臂」,只是在未接觸前取平行疊臂,我們稱為「流法」而已。

所謂的「流法」,就是在分擊的狀態下,和對方取平行疊臂。所以太極拳在做戰的時候,並非如一般人想像,兩個人一定要黏來黏去,推來推去。其實一使用流法,流開對方的攻擊,就可以回擊對方,這就是從合擊進入分擊的太極拳練法。

因 此,我們回顧「下壓肘式」。一開始餵勁的時候,一定是在合擊的狀態,而且我方受制。這時候就要使用「人剛我柔謂之走」的走化引落技術,取得平行疊臂後再回 黏對方。第二階段,和對手接觸的瞬間,就使用導勁的小纏技術,取得平行疊臂之後,就可以順勢回黏,稱為「即引即纏」。第三階段,還沒有和對方接觸,就在空 間中流法取得平行疊臂,我們已經準備好「三角形陷阱」引君入甕,接手的瞬間就取得優勢可以回黏,稱為「未觸先纏」。第四階段,一流開對方的攻擊,就可以順 勢戳拳攻擊對方,這才是太極拳正確的戳拳,分擊應用。

最 後,則是提到太極拳「行如蛇,動如羽」的蛇雀技術。所謂的蛇,就是非常強調擰指、正確掌法,如同蛇頭般帶動全身揉動的「主動技術」。所謂的雀,就是全身完 全放鬆,兩手如同翅膀一樣順敵鼓盪的「被動技術」。兩者使用的時機,當我們沒有受制的時候,就是採用「主動技術」來應敵,當進入合擊狀態而且受制的時候, 就是採用「被動技術」。

例如所有的引落術,一開始都是完全順敵走化的「被動技術」,等到我順人背的時候,再採用「主動技術」攻擊,或是摔技。或是像最近「千斤壓梢,連環可破」的連環術,就是採用「被動技術」,引落合之後,再以主動式出「穿掌戳拳」,或是「帶掌砸拳」。

所 以,太極拳的「主動技術」和「被動技術」是密不可分,一體兩面的。例如,一入門的時候,我們不管掌法,完全放鬆地讓手繞正環或反環,練習推托帶領,就是 「被動技術」。而洗環的練習,就是「主動技術」的推托帶領。像是上翻肘式,就是「被動技術」的練習;相似的「纏法」,就是「主動技術」的練習等等。

對 初學者而言,或許會覺得困惑?為什麼類似的功法、軌跡,有時候不斷強調指領、掌法,有時候又要求完全放鬆。原來一切都是以用技時候的狀態為依歸,受制的時 候,走化脫逃都來不及,如果硬是主動擰指,反而容易出現頂抗。反之,空出來的手,或是取得順勢的手,當然可以主動攻擊。但這時候就要使用精確的掌法,因為 錯誤的掌法,非常容易被走化反制。
走 黏技術,或是被動、主動技術,兩者其實是相輔相乘。主動技術練得好,被動卸化技術能力會增加。被動卸化技術練得好,施技的時候就不容易頂抗。八卦掌稱每個 掌法都要練成「本卸拆變」,其中的「本手」就是主動技術的掌法,「卸法」就是指要能練成被動技術。這樣我們才能使用「本手和卸法」,將對方「拆招」,甚至 「變打」!

所 以,平常獨自練技的時候,主動、被動技術都要練習,但要很清楚心中預設的敵方攻擊模式。練習主動技術的時候,就專心地練習精確的掌法、指法。練習被動技術 的時候,就想像對方綿密地攻擊,我們要全身完全地放鬆順敵走化。但不論是哪種練功方式,最重要的還是「方位」。抓準一次精確的方位,勝過拳打千遍。這需要 經過各種角度的手法,慢磨鬆練,手法就會變得非常簡單,但卻非常純粹。

練 功,就是一段「去蕪存菁」的過程中。就好像在煉丹一樣,功法和材料可能有千百種,但煉成的那一刻卻只剩下「圓融」,看不到中間的材料,結成「金丹」。太極 拳不需要「苦練」,但是要「聰明練」!不要自己胡思亂想,有問題就請問老師,因為自己發明的軌跡、手法大部分都是錯的。把練功的精神心力,全放在自己的出 拳角度是否正確,對敵的角度是否有取得平行疊臂,就會發現自己進步神速!完美地結合「方位哲學」,就是以太極拳理煉自己的最好根基。

本週的教學內容,統整了學習太極拳的各層心法,還有簡介主被動技術的重要性和使用時機。這樣就可以理解,練功和用技的差別,慢慢就可以得心應手了。大家的技術也不斷地在進步中,一起加油啦 ^^

本週參考文章:張三丰的蛇雀神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