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0年9月13日 星期一

2010/09/13 太極拳煉我


學習太極拳的過程,時常回憶起,宗長提到「以太極拳理煉我,而非我練太極拳」這段話。我認為這句話裡,包含了非常重要的學習心態和觀念,若能從這一點去體悟學習太極拳的態度,相信可以更快有緣進入內家有趣的大門。

首先,什麼是太極拳的拳理?就是古人先賢們,在不斷累積的經驗裡,發現到一種極為省力而有效的運用身體模式,進而不斷演化成內家武術。而在王宗岳祖師的整理下,以八卦五行十三勢統合之。經過數百年後,才由宗長破解十三勢的方位技術,所有的技術就變得必須像量角器一樣精準,偏差一度都不行。

過去太極拳的傳承遇到非常大的困難,其實問題也在於此。不論是套路、推手、散手的學習模式,永遠都只能靠個人的天份、感覺、經驗,在錯誤中學習,才能有所成。因此,也讓大部分的人都認為,練不成的原因在於「練不夠」。每個人都在心中猜測,努力練出自己心中理想的太極拳。

但其實早在數百年前的王宗岳祖師,就已經為太極拳,定下一套最符合人體工學的原理,那就是十三勢方位術。當每個人聽到八卦五行的時候,都很容易用自己現代的思維,從易經、中醫等各種角度來詮釋。只有放開自己原先的思維,完全相信王宗岳祖師留下的文字,才可能發現到,八卦五行,就是在形容身、手、步法的「方位」,以及「佈陣」的用兵概念。能成就這樣的學術發現,就如同所有願意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一樣,需要的就是這樣謙卑柔軟而開放的心胸。

今天能在宗岳門學習,正如宗長時常提醒的,並非創拳,而是真誠地傳達古老原始的技術。我們今天若能在宗岳門太極拳裡獲得任何知識、技術或感動,絕不在於自己有多麼厲害或了不起,而是必須感謝眾多前輩先賢、宗長,血汗經驗的結晶。我相信,只有在這樣的心態之下,才能真心去體悟拳理,再努力用身體來實踐,功力才會流入身體裡。

太極拳煉我的過程,由大纏而進入小纏,由大的環「推托帶領」,進入直線式的滾鑽「戳砸」。從走化摔拿為主的引落術,進入黏攻打踢為主的串子術。這就像是煉丹一樣,大纏的所有動作、功法,都像是局部的原料,進入小纏之後,原料已看不出外型,看出外型反而是錯的。所以如果從基本往上看,循序漸進往上走,每一步都是對的,每往上一層,前一步又彷彿是錯的。錯的原因在於,這都是必經的過程,「煉」完之後就要修掉,而不是一直苦「練」停留在原點。內家蛻變的模式,就好像生物的「變態」過程,又好像是物理的「固、液、氣」三態,隨著火侯增加讓技術昇華。雖然都是水分子(人體 ),但每一個層次,都看不到前一層的狀態,就需要內在的能量(核心四術內功)支持。

太極拳的火侯,是一種不斷挑戰自己極限、超越自己的過程。愈懂得在符合太極拳的拳理下,從技術更好的對手中,脫困而出,功力才能增加。所以不管是自己練習,或是和別人對練,都要經由對方來煉自己。如果只是一直覺得自己練得很厲害,總是能輕易解決,就無法在畏懼之中進步。

以上,簡單分享了對「太極拳煉我」的心得。這是一段可以不斷精進的過程,學習太極拳除了要掌握技術,愈高的境界,都是內在心境的修練。我無所能,因敵成體,如水生波,如火成焰。雖然還不能至,但會持續增加火侯,每天都更鬆柔一些,直到煉成。



因此,方位技術,一直是貫串所有課程的核心理念。

內家拳的學習特點,不在於錯誤的操練中獲得經驗為先,而是不斷地體悟正確的太極拳拳理和身體感受,等待身體的感受漸趨正確和圓融後,再經由對練或實戰增加經驗。但這種身體感受,愈趨高級,就愈難


一點一滴地從太極拳的拳理和身體感受中,
而是在每次的上課過程,仔細體悟正確的拳理和身體感受,慢慢融入身體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