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期末,持續來到長庚大學指導太極拳。時間有限,仍然是從最基礎的功法教起。建立太極拳結構力學的認識。以下簡單整理這兩堂課的重點:
1. 方樁:手和身體維持90度的夾角,是方樁的基本結構。出拳的時候,必須要在「斜角」上。
2. 沉肩墜肘(爭):肘要墜向斜角(前隅),此為正力勁線。
3. 涵胸拔背(裹):肘往前隅墜的時候,胸肋則是往後微收,兩者意念對拉。
4. 指掌結構:以指尖帶動,五指緩慢打開,會形成「龍爪掌」之結構。
5. 握拳:握拳鬆而不空,以「持刀式」之握拳法。打擊點,設定在大拇指的第一掌指關節,和食指、中指的第二掌指關節處。
6. 環拳:學習在前隅、後隅,以弧線的方式出拳。分為正環、反環,四種環拳。
7. 環技對練:在環位上,擒拿和反擒拿之體會。
8. 小環功法:收拳的時候,回到肘尖的模式,為小環的軌跡。經由穿袖和脫袖的小環功法練習,掌握雙手的攻守相對位置,而不會開肩。
9. 掤捋擠按:前轉「掤」、後轉「捋」、側移「擠」、前移「按」。從套路中,學習主要的轉身法。
10. 平疊練習:接手時,指尖或肘尖會對敵,取得平行化解後,可以同時反制對方。
11. 太極的意義:太極非陰陽,自身為一個整體(太極),周身一家。 敵我為一陰一陽,合而為一為太極。從微觀的角度,沾點上,一虛一實,陰陽相濟,同樣是一個太極。
12. 大鬆大柔:以上技術、心法,皆建立在鬆柔的基礎上。一羽不能加,蝇蟲不能弱。不能施加一分力在對方身上,亦不讓對方一分力在自己身上。於是形成一個沾黏連隨不丟頂的狀態。
因此,可以牽動對方在我身上的四兩力,以拔動對方千金體。 以上是有關這兩堂課的重點整理,以及我的再次心悟。希望能不斷深入,我們下學期見^^