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彭啟豪 醫師
太極拳和中醫的相通之處,不僅在於理論上的陰陽平衡,更在於實際操作中的感知和覺察。
太極拳要求「沾黏連隨不丟頂」,這與中醫診斷中的切診有異曲同工之妙。所謂的頂就是雙重,所謂的丟就是雙虛。當陰陽相濟的時候,才會形成一種平和的狀態。
運用在中醫的診斷上,健康的氣色、聲音、脈象應當是柔潤而穩定的,尺膚的溫度均勻、肌肉充盈,且筋膜張力連貫。內在的陰陽相濟,就是健康的狀態。
認識平人的健康標準,才能在疾病出現時,通過對比發現異常。這就像在太極拳的搭手中,通過感知頂抗或丟離,來發現對方的斷點。
治療的核心,也是通過陰陽相濟的方法,恢復身體的平衡狀態。我們要避免「虛虛實實」的錯誤,就如同在太極拳中避免犯頂抗丟離的錯誤一樣。因此在診療過程中,需要保持高度的覺察力和靈活性(沾黏連隨),才能有效地治療病人。
多年的太極拳訓練,讓我們能夠不斷提升自我的覺察能力,這種能力在中醫的診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。而人體的複雜性,也要求我們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術,這正是醫學充滿挑戰和吸引力的地方。
感謝太極拳給予的核心體感訓練,讓我在醫學的學習和實踐中,能夠更好地應用這些觀念。這種跨領域的相通,既是學習的基礎,也是精進的原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