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09年11月11日 星期三

2009/11/11 學太極拳最重要的三件事

學拳,最重要就是要知道,該練些什麼?哪些是最重要的?再根據這些基本準則去練技、用技,讓自己的功力日益增加。在教拳的時候,不斷的將學拳重點告知學生,也是很重要的事情。當自己的學習有了提綱挈領的目標,將不會捨本逐末,也會對自己的學習有更多的信心和動力。因此,這裡簡單分享,學習太極拳最重要的三件事,一鬆柔、二方位、三指領。而我們宗岳門太極拳,分別都有很棒的功法和訓練次第,來加強和貫穿這三點,以下分別整理和分享之。

一鬆柔:學太極拳,每個人都知道鬆柔的重要性,但要讓學生明白什麼是「真」的鬆柔,能用的鬆柔,就不是那麼容易了。首先,要明白鬆柔絕不是「癱軟」,而是雙手能「漂浮在任何空間和時間點上」。所以,各種練「氣」的功法,像是漂浮功、溶手功...,經由各種「靜」練,完全消去慣性力,才能達到鬆柔的基本認識和要求。 

更進階的鬆柔練「氣」方式,則是根據王宗岳祖師提出的「引落合出走黏」原理,武禹襄提出的「敷蓋對吞」行氣方法,結合八卦掌提出的「本卸拆變」模式,讓鬆柔變成可用的鬆柔。首先是「吞」,完全鬆柔的引落合出,要學習「上翻肘式、中平肘式、下翻肘式、反身大纏」,對各種角度力量化解,都能在完全鬆柔的方式下,走化、黏回對手。其次是學習「對」,讓「推托帶領」四個環拳不僅能在完全鬆柔的情形下施技,同時在每個靜止點上,也能在罡氣點上維持強大的內勁,才能證明這個鬆柔是可用的。但用技時,這樣的內勁可以藏而不用,還是以大鬆大柔的模式應戰。而「蓋」則是將內勁發出從側面壓制對方,「敷」則是將內勁佈於對方之上,讓對方產生「站煞」以進一步施技。

二方位:如果說,追求鬆柔是太極拳的目標,那「方位」就是執行鬆柔的方法。 太極拳的鬆柔,也在方位的定位下,變成前一段所說的可用鬆柔。符合王宗岳十三勢八卦五行所定義出來的,四隅掌法、四正身法、五行腿步法,才算是真正的太極拳。

方位學,也是我們王宗岳太極拳的特色所在。由宗長,破解王宗岳拳論最精華的方位原理,進一步統合了內家拳看似龐雜的武學體系。懂得十三勢,所有的內家拳理,都不脫這方位或是陣法的概念裡。所謂的八卦五行陣法,就是整合身手腿步的整勁概念,雖然鬆柔卻自然產生強大的罡氣,都是源於方位的概念。

三指領:正所謂,「萬事起頭難」。有了目標,也知道方法,但執行這個方法的起點就在於指領。當身手腿步法都能完全鬆柔,而且符合方位原理之後,接下來最重要的訓練,就是指領式了。因為在學習的時候,都是局部練習身手腿步法。用技的時候,則是要用「指」來當作啟動點,自然帶出身法、腿步法,全身才會完整一氣、節節貫串。

懂得指領式之後,其他高階的太極拳技術,像是反身、正身小纏手(二起手)、穿掌、纏法、槍型推手、小環打、串子(戳砸)、二剪指.....,就能夠慢慢學成。最後再將這些功法,融入六十四式王蘭亭太極拳套路裡,加強各種摔打拿踢用技。則太極拳的完整模組,就清楚在眼前了。

有幸學拳至今,也慢慢依著學生的進度,仔細講解鬆柔、方位、指領的練法和重要性。每次練拳或是教拳,也都是在檢查自己或學生,更鬆柔點了嗎?方位對了嗎?指法又更精確了嗎?明白學習太極拳最重要的事情,結合這三者的教學,在教學相長之下,才能讓自己和學生,功力日趨化境。 太極拳,真是值得一生去努力和修行的藝術,讓我愈來愈愛啊 ^^ 在此和師兄、好友們共勉之啦 ~~ 

P.S. 

學習太極拳之路:太極拳 -->  鬆柔 --> 方位 --> 指領

通往太極拳之路: 指領 --> 方位 --> 鬆柔 --> 太極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