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專業到創業心得
今天1/24,是難得全台各地在下瑞雪的日子。我從家裡出門的路上,延途就看著漂雪(霰)。外面雖然很冷,心裡卻很熱血地期待今天「從專業到創業」的演講。
先說結論
幸好有搶到轉讓的票!如果ㄧ場演講可以改變ㄧ輩子的觀念,今天至少連續提升了十次(十場演講)!
引言
首先提到,工業革命之後,每個人都被高度分化成某項專業。簡單說就是小學作文常寫到的,什麼「一個小螺絲釘的重要性」....XD 如果社會是一個大的機器,我們就是一個「很重要」的小螺絲釘。
學校的專業教育,讓我們自以為是這個社會機器不可或缺的一份子。事實上卻是,我們的教育模式,並不注重我們的個體性,而是注重我們的均一性。如果只把自己當成是一個小螺絲釘,其實是很容易被取代的。
我們可以回顧一下自己的學習歷程,從小到大,只要考試能寫出 「正確答案」,我們就能考到好成績,進入更好的學校。教育的過程裡,背誦、記憶,佔了學習的9成。而真正的思辨,實作應用能力,可以展現個人特質的訓練,大概只不到一成。
呼應呂世浩老師,在 TED 學歷史的大用 演講裡的一段話:「現代教育是一種以培養工匠為目標的教育,這是為了填補當時工業革命後,大量的人力空缺。所以這種教育注重的是知識,以及技術的傳授。而訓練的方法往往是背誦、背誦、背誦。」
而我們這個世代,快速迎來的則是「電腦革命」和「網路革命」。我們會發現到,電腦善於處理「重覆性」的事物,而且可以「量化」,因此大量的人力會被電腦所取代;而網路則可以快速連結全人類的大腦 ,在這個協作的時代裡,許多資本(資金、技術、人力、土地、權力)的重要性,都快速地降低。
在這兩大革命影響之下,首先被淘汰的,就是強調用背誦、記憶所訓練出來的人才。因為很容易可以用電腦取代,而且電腦的犯錯率還更低。
今天所有演講的主題,仔細回想,就是緊扣著這兩大革命的影響。而在這波浪潮掀起的時候,踏在浪頭上的人看到了什麼樣的世界和機會,就是貫串這十場演講的核心。
多元化
「多元化、差異化、個人化」,這三個看似不一樣的主題,其實環環相扣,也是因應工業革命的影響,迎向電腦網路革命世代的良方。
在分工細膩的專業下,我們很容易就陷入在一個點上。除了自己所熟悉的領域,對於其他行業或是週遭的環境,毫不關心。這樣的問題,容易發生在只會念書的學生,或是只需要負責某樣事物的「專業」人員。
對於學生,生活的重心只剩下念書、考試。其他事物,國際議題、社團、體育活動,毫不關心。更可怕的是,還有許多的家長認為,小孩只要會念書就好。如果小孩太積極參加其他「課外活動」,家長的反應就是怕「影響課業」。
對於專業人員,因為只要處理某個固定流程的事物。如果希望加入一些創意,帶來一些改變,傳統的上司可能就會認為你「不學無術」。我們不論在學校或職場,好像只要競競業業地做好「本份」,順從這個體制,其他什麼都不要多想。
原來,多元化所面臨的批評,來自於傳統「唯有讀書高」的框架,以及「工業革命」的階級專業分工模式。
面對外界的批評,蘇一峰醫師提到:「不要為了 1/%,放棄 99%」。雖然這 1%,往往就是最在乎你的家人,或是別人的害怕與忌妒。無論如何,我們都「別讓他人反對意見,成為自己放棄的藉口」。或是更豁達的態度:「面對塵世喧囂,我只對你微笑。」
當然,我們也看到有另一群優秀的人。除了會念書,或是將自己的專業做到最好之外,同時也積極參加公眾事物,關心國際議題,甚至在運動和自己興趣上,都有很好的表現。這樣的學習模式,就符合多元化的精神。
因為,網路的本質就是「連結」,同時也代表了多元化的資訊來源 。如同劉育志醫師所分享的,專業其實像是黏土和階梯。如果我們擁有多元的興趣,廣泛的學習,我們往往可以從不同領域的世界裡,找到共通的核心價值,或是補足在自己專業上所缺少的一角。
也只有經過多元化的過程,我們才能在這個專業上,發揮和人與眾不同的價值。這樣的價值,就連結到下個主題:差異化。
差異化
差異化,也是一個不斷被討論到的話題。從當年有名的「藍海策略」開始,大家都知道要追求藍海,不要陷入血海的惡性競爭。
你知道,我知道,獨眼龍也知道,為什麼我們常常都做不到?直到最近讀完「簡單思考」這本書 ,我才對差異化有更深的體悟。
重點不是在追求差異化,而是「應該鎖定使用者最需要的重要價值,並且徹底鑽研那一項價值,如此才能創造出真正的與眾不同。」
更何況,藍海根本不會永遠存在。進入了快速複製的電腦、網路時代,任何一種新興成功的模式出現,其實很快地就會被加以複製,使這個專業、產品,快速地貶值,立刻又進入紅海的競爭。
廖浩欽醫師精彩的演講分享,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中醫的減肥、醫美都曾經是紅極一時的市場,但在快速地複製之後,往往陷入劣幣驅良幣的困境。最後他以難治的乾癬為目標,徹底鑽研之後,開發了療效非常好的青黛膏。在良好的宣傳和經營下,甚至可以將市場推向國外。
我們應該把注意力,完全放在使用者的需求上。如果我們能解決別人不能解決的問題,自然就達到差異化的目標。
這樣以「人」為思考重心的想法,則讓我明白,原來最大的差異化其實就是「個人化」。
個人化
這是一個什麼都可以複製的時代,就算可以複製人體,也無法複製每個人獨特的一生。也只有個人化,才能夠串連起「多元化」和「差異化」這兩個元素。我也認為,這才是面對電腦網路時代的核心價值。
這點也完全呼應羅胖在「找到匠人精神」影片裡,「人格為王」的想法。
例如劉育志醫師,用自己的創作,展現了他的獨一無二,建立了個人品牌。同時經由和讀者的互動,建立了自己的粉絲。
例如陳延昶 486先生,就是用自媒體的方式,建立了個人品牌。在他的演講影片裡也提到,原來他從 2001年,就開始從 blog 和網友們互動,直到現在的 facebook 。因為他能在和網友不斷地互動中,找到人們所遇到的問題,不僅從中找到商機,一路上也累積了大量忠誠的粉絲。
活在這個時代,就是讓我們用心找回自己。認真地問自己,活著想做什麼?讓自己活在喜歡的狀態下,提供自己創造的價值,然後交換自己想要的價值。
理想與現實
所以,下一個問題就是價值與價格,相對應的則是理想和現實的關係。在我們的理想中,每個獨一無二的人,當然都擁有獨特的價值。但現實狀態下,我們所創造的價值卻是透過價格(錢)的角色,來加以衡量。
因此,在討論這個主題的時候,首先就要先捨棄「魚與熊掌不可兼得」的迷思。儒家的傳統訓練之下,無形中讓我們落入「捨生取義」的思維。仁義是理想,自己的生命、利益就是現實,歷史上不乏為了理想殉道的偉大人格。但理想和現實,難道真的必須割捨嗎?
蔡校長的演講主題:「現想給人動力,現實成就體系。」很明確地告訴我們:「通往理想的道路,都是現實鋪成的」。理想和現實,就像太極中的陰和陽,彼此是相反相成,無法分開的。
這點呼應到柏楊先生於<資治通鑑.白話版>,討論孟子和子思的義利觀。柏楊先生於後面的評點提到:「子思先生認為最高的利益,就是最高的仁義。」將利益發揮到極致時,自然必須符合仁義的精神;反之,想要將仁義發揮到極致,自然也要符合最大的利益。理想必須經由現實感來完成,現實則由理想來推動。
回到今日蔡校長名言:「理想不該是批評別人的理由,而是拿來要求自己的方向;現實不該是你放棄的藉口,而是用來實踐理想的手段。」
價值與價格
思考完理想和現實的關係,就可以進一步來思考價值與價格的問題,兩者同樣也是太極中的陰陽,其實是同一件事。只談價值而不談價格或產值,就只是空有理想,無法在現實中生存。
因此,為需求者提供最高的價值,才有機會換到最高的價格。反之,思考追求最高的價格,不會落入窮忙的陷阱、低價習慣的同時,也會設法提高其中的價值。當然,追求利益是建立在不違背良心的前提下。任何投機、違法的行為,就是在破壞自己的核心價值,無法長久。呼應到羅胖常說的:「合法掙錢,是世界上最有尊嚴的生活方式。」
今天許多位講者,其實就分別從價值和價格這兩個角度,來切入這個主題。
廖醫師的數鈔機影片,相信讓大家都印象深刻。很真誠地從賺錢的角度,來思考如何切入中醫自費的市場。既然要賺錢,當然就要做很多人需要,而且是只有自己最擅長處理的問題。努力研發將療效增加之後,不僅幫助了許多病人,自己的生活也無虞,還建立相關聯盟一起賺錢,這就是多贏的狀態。
陳翊榮執行長,則是從價值的角度出發,提到「價值來自於創造與交換資源重組過程」。只有經過不斷反思,才能找到自己最願意創造的價值,然後來與社會交換,同時創造出正面的影響力。
準備、累積、連結(功不唐捐)
我們從小到大,經歷了各種學習,然後走入自己的專業領域。各種人生體會,逐漸豐富了自己的生命,而最重要的一件事,就是找到自己的核心價值,然後願意為這個目標不斷努力準備,創造和等待機會來臨。
在做準備的態度上,我覺得最值得敬佩的是楊斯棓醫師。從醫師轉職為專業講師,背後其實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和決心。除了閱讀大量的書,參加國內各種演講、教育訓練課程,甚至遠赴國外取經。接下來則是經過大量的實際演講,和好友切磋,然後從聽眾的心得反饋裡,使自己更上一層樓。經過那麼多的努力,才成為今日熱門的講師。再次印證一件事,「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,就是那些比你有天賦的人,還比你努力」。這種日積月累的差距,最後就像宇宙膨脹一樣,每分每秒都在以超光速的方式前進。
生命的本質,也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和累積。這個主題談的最好的,還是大家熟悉的彭明輝教授「困境與決澤」:「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,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有劇烈的起伏。同時我也相信:屬於我們該得的,遲早會得到;屬於我們不該得的,即使一分也不可能長久持有。」
除了個人的累積之外,更重要是開始讓自己所有的經歷產生連結,同時也學習和外界產生連結。這樣的概念,最開始啟發我們的,則是 Steve Jobs 最著名的史丹佛畢業演講:
「you can’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;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.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.」
而這種「連結」的概念,也和網路時代的精神完全相同。因此,今年新思惟的海報設計是「積木」,其實就是累積和組合的意象。劉育志醫師分享:「人生不是單行道,沒有任何一塊磚是多餘的。」楊斯棓醫師分享,人生就像是拚圖,都和今年的主題互相呼應。
當我們自己的積木,隨著個人化的經歷,逐漸形成之後。接下來就是試著做出連結,和自己及他人連結,組合這些積木,拚出想要的城堡。
創業的準備
接下來整理的是創業者們的重要心得。我們會發現到,要學的東西,要準備的材料真的太多了。過去的專業,其實就相當於是一個產品而已。從資金籌備、建立團隊、行銷宣傳、不斷修正改良,正式運轉事業,都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學習。當然,我們不可能永遠準備好,但如何減低客戶流失,不斷增加使用者粉絲人數而成長,都是所有創業者天天在思考的問題。
1. 資金籌備和規劃:當然是愈多愈好,做好預先評估之外,底一定要夠厚。因為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。兩位農業夫婦精彩的演講,就給我們很好的啟示。原來返鄉務農並不浪漫,很多次的慘痛經驗,都是用錢買來的。魏執行長的故事也提到,多年開餐飲業下來,各種損失所累積下來的錢竟然達到一億。
如果我們沒有在金錢方面,做好充足的準備,真的不要貿然投入。因為,燒錢的速度,總是比賺的要快。而蔡校長在創業之前,其實也是做好充足的準備和分析。看似一帆風順,其實要比別人要花更多的心血,預先排除萬難。裡面有提到幾個關鍵詞:「Spreadsheet, EBITDA, Profit center, Infra-structure」,都是我們可以再花時間研究的功課。
當然,自己毫無退路的時候,或許還可以運用到來自父母的「天使資金」。不過,這真的是最後一步路。畢竟從小已經由家裡養大,選擇創業應該是要能賺更多錢來回饋家人。
2. 建立團隊:找到對的合作夥伴很重要,會吸引到核心價值相近的人。重點不是要Hire最強的人,而是要相信人的多元化才能,依據每個人的特性,找到最適合的發揮空間。如果不識才,則噬財,損失會遠比想像中還要大。如果建立了很好的團隊,更要懂得充分授權,給他們自由發揮的空間,但也學會承擔後果。若真的遇到不適任的人,如果在轉換位置後仍不適任,可能還是請對方找各好的選擇了。
3. 產品:選擇創業的項目也很重要,題目選錯了,可能也很難成長。引用 Xdite 的話,盡量選擇可以快速 Product market profit(PMF)的產品,接下來才是 Growth。 是不是能預先看到人們的需求,創造出熱門而利潤豐富的商品或服務,這就要靠每位創業者的本事了。
4. 行銷和宣傳:當然是要擅用所有傳統和現代網路媒體,幾乎每一位創業者,都有自己的一套行銷和宣傳模式。特別要注意,媒體帶來的不見得是正面效果,一定要小心使用。而且往往好事沒人知,壞事傳千里。媒體所帶來的負成長,也比正成長的效應更快。此外,我覺得 Xdite 的 Landing Page 和 Onboarding 模式,可以給我們很多網路行銷的啟發。
5. 修正(客服,心得):沒有一個產品或是服務是完美的,所以在產品研發階段,一定要發揮隨機雙盲實驗精神,採用 A/B testing 的方法,試出最好的產品。演講中的發現茶、青黛膏,都是用這樣的精神創造出來的產品。
產品和服務上市之後,則一定要建立回饋機制,了解消費者的心情,找到改進的空間,甚至發現新的商機。
以教育訓練的服務為例,心得和課後問卷就顯得非常重要!「心得文不是用來賺1000元禮卷的」。可以透過聽眾、讀者的眼睛,看到自己可以如何改進,然後做得更好。當然,如果好評佔大多數,這又成為一個最好的「推坑」文章。
6. 事業
事業就是今天想去工作,明天也想去的工作。所以,只有找到自己最愛的事業,才能全心投入自己的時間,然後在工作中創造最大的價值,還有成就感。
既以為人己愈有,既以與人己愈多
魏執行長分享:「能夠幫別人完成夢想,收穫最多的是自己;為別人帶來快樂,自己也會很快樂。」
陳執行長也分享,「人們買的不是產品,他們買的是更好的自己。」當我們盡心盡力幫助別人變得更好的同時,其實也讓自己得到心靈和物質的提升。
我們每個人都想要活出生命的價值。從專業到創業,就是從做好自己的專業開始,累積多元化的實力,找到屬於自己的個人化價值。隨著認識的人愈多,逐漸和別人產生各種連結,進一步建立有共同理想的團隊,然後在現實的砥礪中不斷挫敗和成長,最後可以打造出更好的事業體系,一起幫助更多人的過程。
原來,面對電腦和網路時代,最重要的一件事,仍然是要真誠地做自己。清楚自己最擅長的核心價值,然後提供更好的服務,發揮更大的價值。如果一個人的力量有限,就必須結合團隊的力量,這就是往創業前進之路。
感謝新思惟團隊,策劃了那麼優質的活動。在短短一天的行程裡,不斷經歷理想和現實的淬煉。課後的這幾天,再經由這篇落落長的心得整理文中,反思自己活著的意義和價值。當一切變得更清楚之後,接下來就是要用強烈的現實感,來實踐自己的理想,這樣才有機會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。
「未來不迎,當時不雜,過往不戀」,繼續堅持自己對中醫和太極拳的學習熱情,把握好每個當下做好準備。我一定能有機會幫助更多人,學會太極拳養生、防身,並且願意使用真正「個人化」醫療的中醫,治病和調理體質。我想,這就是我活在這個世界上,最能夠提供的核心價值^^