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

2010/03/29 太極拳的外三合(教學心得分享)


最近有來學習的師兄對於外三合的解釋,不能完全理解,也讓我從新思考「外三合」在宗岳門太極拳的定義。在宗岳門太極拳的基本外三合訓練裡,是以「肘與膝合」貫串。在心法上,感覺像是同側的肘和膝有一條連線,如同傀儡或是皮影戲般,由肘來控制膝的上下左右前後移動或轉動。然後再以前後動步三體式,配合推托帶領的掌法,讓身手步達成外三合的基本要求。因此,外三合主要是用於「動步」時手和腳的狀態,「定步」則不特別談外三合。以下簡單說明外三合:「手與足合,肘與膝合,肩與胯合。」

1. 肩與胯合:首先是最簡單理解的「肩與胯合」。以王宗岳太極拳論來說,相當於說明身法是「四正方」,隨時都是以正力對敵,不能出現「開肩」的問題。以身法來說,最常見的就是虎形(裏形)、龍形(翻形),或是裡裏外翻形,或是雙龍出刀形。我們都可以發現到,不論是左肩還是右肩,龍形還是虎形,都會和胯是「平行」的,這樣才會產生最自然的正力。 特別的是,虎形的正力在陣牆上,而龍形的正力在斜角環上,但都是對著前隅。因此,肩與胯合的重要性,就在於定位出我們基本的身法,是在正力線上的。此外,以動態的觀念來說,同側的肩與胯,也是以相同的模式轉動著。

2. 肘與膝合:一開始練習肘與膝合,要感覺同側的肘和膝有一條連線,由肘來帶動著膝,讓彼此「移動、轉動」同步化。而在動步的時候,則要求同側的肘膝在同一條垂線上,一落步的時候,如同旗桿般定出轉動的「公轉軸」,虛腳的半邊身體則如同旗面般轉動。當我們拗步出拳的時候,其實仍然是以順步的手定出肘與膝合,再由拗步模式出拳。之後連續出拳都屬於定步狀態,就不特別談外三合,而是以斜角拳為主要操作法則了!

3. 手與足合:最後是非常重要的手與足合,除了有類似踏枝法,手到、腳到的意思,同側的手也是帶動同側的腳以同樣模式移動、轉動,這部分最基本的形態是手指尖對腳趾尖。另外,「三尖相照」的意思,則是指眼尖、腳尖(腿步法攻擊點)、和手上的「勁尖」(罡氣點),如槍尖般對準打擊點,隨時可以從手或腿法來攻擊對方。

以上是簡單外三合的定義和解釋,我們可以發現到,外三合的重要性,除了靜態三體勢的定位,更主要是動態身手步的正力維持,以及可以隨時調整出攻擊對方的外型。而操縱外三合最重要的還是在於「指領」,也就是斜角拳的概念。當我們採、手列、肘、靠打在斜隅的時候,其實自然會帶動身手步的外三合,這也就是王宗岳祖師,以八卦五行方位陣法,來定位完美身手步法的原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