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7年4月17日 星期一

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心得


(作者:彭啟豪    奇美中醫部 實習醫師)

雖然已經念過研究所,但覺得這短短一天的課程,就好像進入精神時光屋一樣。不僅將多年所學,快速強化和升等,而且直接跳到 Editor 和 Reviewer 的角度和視野來訓練自己。掌握對的目標和方法,省去無數摸索的時間,真的是無價。以下分享我的心得。

課前準備

由於自己是 Mac 的愛用者,但本次統計和製圖課程,全都需要用到 Windows 的軟體,讓我很擔心沒辦法完成作業。

經過將近半天的測試和下載各種軟體之後,我認為 Parallels 體驗感是最佳的。我是用最新的 macOS Sierra 10.12.4 + Parallels 12 + win 10 + mac 版 office ,可以順利跑各種軟體。不過,Parallels 和 MedClac 都有試用期,建議上課前幾天再安裝和下載,就可以順利完成實作和課後作業。

如果未來上課的統計軟體,也有 Mac 版可以使用的話,那就更完美了。

內外兼修

首先的兩堂課,是有關於寫作架構,還有圖表稿件的設計和安排。這然我想到,之前上過的簡報架構與視覺設計工作坊。最重要的兩個核心元素,也是掌握內在的邏輯架構,還有外在的專業設計。唯有內外兼修,融合理性和感性,才能攻守合一,完成一個好的醫學論文與寫作。

首先是寫作架構,陳一銘醫師,拆解了論文的四大段落,還細分成16個要點。如同所有專業的刻意練習,都可以再拆解成各種格式或套路。就像是電影劇本、流行音樂的創作,最重要的不只是靈感(Novelty),還有隱藏在後面的特定模式。結合心理學研究,符合熟悉+意外的特色,才能最吸引讀者的注意力。

所以,對於初學者而言,直接從最精要的架構著手,而且懂得避開常見的各種錯誤。然後,將各個最需要寫入的內容,依序填入,就可以完成基本的論文寫作。

再來,是吳爵宏醫師,指導的圖表稿件設計。核心的精神,就是「別讓 Reviewer 不開心」,讓主編留在直覺式思考。結合極簡和專業的設計,追求完美和一致性的要求。重點還是要凸顯臨床意義,才能讓這篇論文,在第一印象上,就感覺很有價值和吸引力。

以終為始,知行合一

接下來換陳醫師,簡潔有力的統計應用教學,還有中午和老師助教們的互動實作時間。

其實,過去也修過好幾次生物統計課程,學科理論的成績還不錯。研究所期間,當然也實際做過圖表。但從來沒有一口氣,把這些知識和應用,在短短不到3個小時,全都整合在一起,來得印象深刻。

這讓我重新反思,過去的學習模式,真的太過注重理論。雖然學習完整個車子的設計,讀了一堆汽車的說明書。卻忘了最快學會開車的方法,就是跟在教練旁邊,實際上路。

以今天上午的課程設計為例,我們最後的目標,就是要依據統計資料,製作出一張完美的圖表。這時候,我們就必須運用,早上學習的統計知識、圖表設計。然後在實作中,踐行可用的知識,這樣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。

知己知彼

下午的三堂課,分別為陳醫師的期刊選擇,吳醫師的研究品牌發展,還有蔡校長的時間管理,我總括的心得為知己知彼。了解自己的專業和目標,才能做好時間和研究主題規劃。了解各個期刊的特色,進入該領域的社群,才能由內而外,產生連結。彼此契合度愈高,當然成功的機會就更高。

在期刊的選擇方向,就是了解期刊特色、了解Editor 、了解投稿的作者是哪些人,甚至從讀者的角度來思考,誰會讀這篇期刊。看著陳醫師,如數家珍般的點出各種期刊。原來在還沒有投稿之前,早就知道自己喜歡的期刊是哪些,知道什麼樣的文章比較容易被接受。甚至已經建立一套投稿的標準作業流程,如果被退回,立刻可以再投第二目標。

同樣是以終為始的概念,如果有彼此情投意合的期刊。有任何新的想法,或著在設計實驗的時候,就已經可以預想到,未來可以投哪些期刊,接受的機率是最大的。這樣的差距,和只有想著做實驗,等待幾年的實驗結果。然後希望在期刊海中,找到適合的對象,簡直是天壤之別。

在吳醫師的研究品牌裡,則是分享發表各類型文章的心得。一方面把握各種題材和機會,並以專業社群為導向的寫作模式,增加該領域的能見度。然後,積極地參與各種演講和工作坊,就有機會和一流的研究者認識,進一步和國際接軌。

最後的壓軸,則是蔡校長的時間管理分享。以飛機起飛來比喻,唯有瞬間超高濃度的時間投入,才有可能起飛。就像必須努力克服最大靜磨擦力的阻礙,才會順利動起來。而且,要堅持到刊出的那一刻,才算成功。這個過程,果然是恆毅力的代表。無論環境多麼惡烈,都不應該抱怨,因為初期本來就不會有太多的資源。而是要自己努力創造機會,自然會吸引資源進來。

總結

非常感謝三位講者,豐富和精彩的教學和分享。也特別謝謝助教,林舜穀中醫師的指導。一早剛坐下來不久,林醫師就和我分享寶貴的中醫研究心得。包括中醫相關期刊的選擇和特色,都提供了我未來可以努力的方向,算是非常實用的收穫。

此外,發現所有的簡報,都已經調整成新思惟風格。重點都很適合拍照記錄,可以專心聚焦於上課內容即可。從早到晚的課程,真的是一氣呵成,非常紮實。缺點就是,雖然有好吃的便當,但是也很難消化...XD 建議課前最好先完成初稿,盡量多熟悉軟體。可以降低實作的壓力,這樣才能有時間可以吃飯,也可以有更多時間來問問題喔。

非常豐富而實用的課程,接下來就是好好努力,實踐這些觀念。期待自己,未來也能為中醫較缺少的研究領域,盡一分心力。讓更多人,都能認識到中醫的臨床意義和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