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0年4月28日 星期三

2010/04/28 如封似閉學習心得分享


如果沒有學習過王蘭亭六十四式太極拳,或許很難想像「如封似閉」,在整個套路裡面佔有非常大的重要性。裡面所含的「串」子術,又能夠統合所有太極拳的手法,這點也是讓人驚訝的。古人在編套路的時候,的確也是下了一番苦心,除了記錄各種技擊的身手步法,也暗藏了一個打通所有套路的鑰匙,就是所有太極拳必備的一式,「如封似閉」。

首先,套路的名字就取得非常妙,封和閉是槍法裡的名詞,以我們宗岳門的拳法而言,就是所謂的砸拳和戳拳。如封(閉),其實指的是接近雙戳拳,似閉(封),指的是雙砸拳。而一般太極拳,通常都含有雙戳的動作,但雙砸的動作往往變成接近按。或許各門練法不同,各有巧妙,但我們宗岳門的雙砸拳,一定要以槍的封法來施技。此外,如封似閉的另一層意思,似乎也意謂著,重點不只是練習閉和封,而是中間隱藏著「串」的技術。

所謂的「串」,就是連結戳砸兩拳的過程。我之前練習串子術一直失敗,就是誤以為串子術就是等於戳拳和砸拳兩個動作。實際上是要練習「串」,產生掀挫的波動,讓過程中不能有似乎斷勁、缺陷、凹凸、斷續處,太極一氣式的完成。所以,從外觀來說,像是雙戳、雙砸,實際上是在練習戳砸過程中的轉換,故名為「如封似閉」。

此外,封和閉的另一層意義,則是當對方攻進來時,用手法封閉(攔)住對方的攻擊路線,使其剩下唯一的道路能撤退,沒有其他道路可走,主動創造出黏綿不斷。所以,當我們在走化的時候,就像是甕中捉鱉,待其強弩之末;黏回的時候,有如網開一面,覓蹤攻擊。

練習完如封似閉,串子術之後,就可以從這個手法,演變出「長拳、開門、短打、摔拿踢綜合格鬥技」等技擊應用。走即是黏,黏即是走,一氣式的完成挫掀式的防守和攻擊。一切全都隱藏在一個式子裡,再次佩服古人的智慧啊!略懂之後,同樣地要好好讓身體記住這些感覺囉~~

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

2010/04/07 溫故知新(節節貫串)


最近,努力地整理很多資料、學習過的事物。像是碩士班的論文,或是太極拳的筆記,還有教學記錄。都會發現到,很多概念,其實老師以前就不斷地提過,但卻還沒有融會貫通。直到自己從新整理筆記、DATA,或是教新學生的時候,遇到了一些問題,才仔細地把其中的關連點找出來。

在教拳的時候,我覺得最重要的部分,就是彼此良好的溝通以及傳達正確的認知。因為同一個動作,在自己身上已經練習了千百次,覺得理所當然。但對於學生來說,卻是一個全新的體驗。所以,同樣一個技術,學生一開始沒有辦法完全順利施展,其實是很自然的事情。但不論如何,一定要先把最基礎要練的部分掌握,確保地基穩了之後,再進一步把心法和功法提昇。

以宗岳門太極拳來說,先學習大纏的引落術,然後是連環術的推托帶領,再來是小纏二起手和小環打,最後是串子術的戳砸槍型推手,再整合成罡氣術來練成「開門掌、脫身換影」。其實就是從最大軌跡靠的環(反身大纏),到肘部的環(推托帶領),到挒部的環(二起手、小環打),最後是掌指(採)的環(戳砸)。再以二剪指,中開式來整合以上所有技術。

而這些宗岳四術,又需要許多功法貫串彼此,不然少了一些學習的關鍵,可能就會造成學習效果不佳。例如在學習引落術前的五弓大展,推鐘式發勁,就是一切的基礎。必須要讓全身整勁後,並且體會到如何將整合的勁發出,之後的學習才不會出現不必要的錯誤,更重要是讓學生「知道自己是錯的。」老師的角色,則是提醒錯誤的原因在哪裡。

在學習反身大纏前,除了上翻肘式、中平肘式、下壓肘式要學習,像是基本的搬攔步、翻形樁的定位、龍虎交變、聽勁線的練習,都是幫助反身大纏能成功的關鍵。而在學習推托帶領前,要從基本的洗環功法、進入到揉掌的推托帶領、定指抽絲法、最後以標準組合掌統合,本卸拆變為用。

在學習小纏二起手之前,之前的大纏要非常精確是重點,不然細部的問題會很難檢查和發現。此外,從鷹翻水車式的導勁,進入到通臂導勁的練習,也是小纏訓練前的重點。最後在學戳砸之前,練習屬於穿掌形的被動式擒拿,推掌形的纏法,都是為之後的槍型推手在做準備。

總而言之,回顧從前的學習歷程,如同學習串子術一樣,最容易遺漏的往往不是戳和砸,而是連接戳砸中間的「串」,或是所謂的掀和挫,或是所謂的揉掌,或是所謂的方圓交變,或是所謂的龍虎交變,都是為了讓每一招每一式「節節貫串」,維持最強的正力、尖點攻擊防守。因此,當自己的戳砸愈來愈精確,了解一切的準備都是為了最後的戳砸、罡氣在努力的時候,教學就變得更有方向而簡單。而這戳砸兩拳,又能變化出推托帶領,大纏小纏各種技法,以簡御繁,真是不可思議的事情。

呵^^ 最近教學生的時候,也讓他們愈來愈了解拳論上的文字,慢慢地都能練到自己的身上時,還真的滿開心的喔 ^^